•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胡杨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分类: 地球科学 >> 水文学 提交时间: 2021-06-1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2000—2020 年期间向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输水有效抬升了下游的地下水位,并对下游胡 杨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综述了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生态系统植被固碳作用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了植被类型变化可能对胡杨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储量 产生的影响,总结了生态输水后胡杨林碳释放关键过程-土壤呼吸对生态输水的响应,解析了间歇性生态输水所致的水淹干扰对胡杨凋落叶分解的影响。综述分析表明,生态输水工程的实施对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的碳固定和碳释放过程均产生了作用,从而对荒漠河岸林生态系 统碳循环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总体而言,20 a 的生态输水增大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碳汇面积,提高了下游胡杨林生态系统植被生产力,遏制了下游胡杨林的退化,使部分裸地逐渐变为草地、林地或灌丛地,这种演变可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生态输水所致的地下水位 和土壤水分的变化会影响胡杨林土壤碳释放过程,其中胡杨林土壤呼吸速率与地下水位有关,而 水淹干扰对胡杨凋落叶质量损失速率产生了影响。

  •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条件下胡杨林生态系统恢复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水文学 提交时间: 2021-06-1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基于文献阅读,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条件下胡杨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响应进行了讨论 分析。生态输水显著抬升了地下水位,降低了地下水矿化度与土壤干旱指数,有效改善了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生态系统的生境;胡杨复壮明显,距河道 50 m 胡杨冠幅最大增长达511.20%,距河道 500 m 内胡杨枯枝比平均小于 0.15。输水后,下游胡杨树干径向生长平均增加 62.80%,以胡杨为建 群种的下游荒漠河岸林植被面积从 2000 年的 492 km2 增加到 2020 年的 1423 km2,其中,低、中、高覆 盖度植被面积分别增加 20.80%、448.00%和 190.00%;下游生态环境与植被群落对输水响应敏感,随输水量变化响应波动;现有输水模式因缺乏面上水文过程而难以保障下游胡杨林的有效更新, 胡杨种群历经输水 20 a 依然保持“倒金字塔”型的退化龄级结构,并出现显著的性比偏雄与性别空间分异;胡杨群落依然处于恢复演替的初级阶段且不稳定,下游生态系统退化态势尚未彻底扭转。基于研究综述,探讨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恢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输水方案,扩大受水 面积和采取更加积极的恢复措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