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生态产品价值分区实现研究 ——以阿勒泰市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利用GIS技术对阿勒泰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1)阿勒泰市生态环境敏感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河流缓冲区>道路缓冲区>高程>坡度>坡向。(2)阿勒泰市生态敏感性总体偏高,极度敏感和高度敏感等级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2.45%,在北部山区、中部丘陵区,以及南部额尔齐斯河两岸均有分布;不敏感等级和低度敏感等级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丘陵和山间冲积平原区。(3)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将阿勒泰市分生态保护区、生态提升区以及生态防护治理区3个区域,并根据区域特点提出完善生态补偿、特色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开展生态治理与修复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为阿勒泰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实践参考。

  • 近60 a 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度与 集中期时空变化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2-10-2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厘清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时空变化规律,对该区水土保持及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602019年黄土高原地区55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利用趋势分析、空间插值、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60 a及退耕还林(草)工程前后黄土高原PCD 与PCP 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602019年黄土高原年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年均PCD 逐渐减弱、PCP 逐渐提前。(2)黄土高原地区年均降水量和PCD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PCP 自东向西逐渐递减,但差异不大。PCD 变化趋势自东北向西南呈下降-上升-下降相间分布,PCP 表现出东部推迟、西部提前的态势。(3)退耕还林(草)工程后,黄土高原年均降水量增加、PCD 减弱、PCP 推迟。降水量自东向西呈偏少-偏多相间分布,其变化趋势以偏多为主;PCD 自东北向西南呈偏低-偏高-偏低分布规律,其变化趋势以偏低为主;PCP 以偏高为主,偏高幅度呈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态势,其趋势变化也以偏多为主。(4)19602019年黄土高原地区PCD、PCP 与年降水量皆以正相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