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2022-2
  • Lithic soils in the semi-arid region of Brazil: edaphic characterization and susceptibility to erosion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2-2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科学》

    摘要: Soils (Leptosols or Epileptic Regosols) with lithic contact at a depth of 50 cm occupy almost 20% of the Brazilian semi-arid region. These lithic soils are susceptible to erosion due to faster saturation of water-holding capacity during rainfall, which accelerates the beginning of runoff. However, erosion traits of lithic soils in the semi-arid region of Brazil are less studi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soil and landscape attributes in areas with Neossolos Litlicos (Entisols) in the Ca atinga biome to identify region of high susceptibility to ero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sandy texture, soil structure with poor development and low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These attributes increase susceptibility to erosion and reduce water storage capacity, especially in the states of Cear and Sergipe. In these states, the content of rock fragments in the soil reaches 790 g/kg. High contents of silt and fine sand, high silt/clay ratio, predominance of Leptosols and strong rainfall erosivity were observed in Piau and northwestern Cear. A very high degree of water erosion was observed in the states of Pernambuco and Paraba. Despite the low degree of erosion observed in the state of Bahia, it is highly susceptible to erosion due to the predominance of very shallow soils, rugged relief and high values of rainfall erosivity. Lower vulnerability was observed in the state of Alagoas because of its more smoothed relief, greater effective soil depth, thicker A horizon of soil and lower rainfall erosivity. In general,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intensify the susceptibility to erosion in the Caatinga biome are those soil structures with poor development or without aggregation, low contents of organic carbon, high contents of silt and fine sand, high values of silt/clay ratio and rugged relief in some regions. This study collected information contributing to a better characterization of soils with lithic contact in the semi-arid region of Brazil. In addition, regions with a higher susceptibility to erosion were identified, revealing insights that could help develop strategies for environmental risk mitigation.

  • 关系依赖如何影响全球化城市网络的生长发育 ——以苹果手机供应商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2-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当下城市网络研究中存在相对重结构特征测度、轻影响机理分析的问题,而在城市网络影响机理的研究中,又存在重理论定性的宏观描述或基于独立变量的常规性统计分析,轻从图论、结构视角的城市网络微观发育机理研究。因此,从结构关系依赖视角出发,基于苹果手机2019年供 应商数据构建研发型、生产型、代工服务型全球化城市网络,运用指数随机图模型的微观构型测度城市网络的生长发育机理。结果表明:(1)互惠性与中介效应在3类城市网络普遍存在,深刻影响城市网络的通性发育机理。(2)偏好依附过程与接收者、发送者效应是解释城市网络等级中心性发育的结构机理,二者都体现了城市网络发育中以入度为核心的路径依赖现象。(3)三角形结构(传递三角形与循环三方组)和同质性是促进城市网络集群发育、富人俱乐部现象的微观基础,同质性对城市网络的发育机理主要体现在核心城市间的联结关系上。(4)企业路径依赖与距离是影响城市网络发育的核心外生因素。其中,对距离的分类讨论发现,地理邻近性对3类城市网络存在便在性影响。认知邻近性在研发型城市网络对长距离联系的影响与敏感度更大;在生产型城市网络中对中等距离有正向影响,代工服务型城市网络对短距离阈值敏感。该研究对丰富与拓展现有城市网络影响机理的研究视角有重要意义。

  • 我国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多元系统协同水平 时空演化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2-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通过建构五元系统耦合模型对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区、市)乡村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安全保障服务、交通便捷服务、惠民便民服务、公共行政服务协调度进行测算,运用动态演化模型考察了五元子系统运行结果状态及其线性速度演化过程,并通过定性比较法探索了五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我国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五元系统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偏低, 存在系统协调失衡问题。空间上呈现非均衡化态势,主要缘于东中西地区内及其交叉重叠产生的差异影响。(2)五元系统耦合度空间结构演化呈现多极化趋势,且耦合度线性演化速度趋势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具体热点区呈现快慢交替的周期性特征,温点区步入边际效应递增向递减过渡 时期,冷点区则进入上升周期。(3)五元子系统整体改善明显,但各系统间仍存在较大差异,且各子系统主导因素也不尽相同,亦成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耦合度偏低的重要原因。(4)我国乡村旅游公共服务系统多元协调发展是五大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信息服务是敏感因子,安全服务是非敏感因子,交通服务是基础因子,惠民服务是内部支撑力,行政服务是外部支撑力。

  •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干旱区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以宁夏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2-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限制旱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厘清资源环境承载力状态,探究典型地区乡村振兴的资源环境分布特征及问题所在,是新时期旱区科学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础。 以宁夏为例,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PS-DR-DP(压力-支撑力;破坏力-恢复力;退化力-提升力)正六边形相互作用力模型以及3对相互作用力内部的协调发展状况研究,探究干旱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结果表明:宁夏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3对相互作用力内部协调发展度在各县域有明显的差异,北部沿黄灌区承载力高于南部山区承载力,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总体上宁夏全 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发展度都较低。针对每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优势和劣势,将宁夏分为高承载-集聚提升区、高承载-特色保护区、中承载-生态恢复区和低承载-生态保育区4个区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在宏观层面上谋划振兴路径,还要根据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调 控以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关中平原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变 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2-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引用城市流强度修正传统引力模型构建经济联系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08 2018年关中平原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变特征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城市群中心性水平较弱,经济网络处于极化发展期,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2)西安影响 力不断增大,非核心城市影响力降低,在区域内形成灯影效应。(3)凝集子群内部的集聚程度由松散向紧密发展,城市三级凝聚子群与城市所在省级行政区划分由不耦合演变为全部耦合。(4)城市群平均核心度值水平较低且逐渐升高,核心区域由西安单核心演变为西安、咸阳双核心发展结 构。(5)城市的中心性、影响力及集聚性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

  •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聚落适宜空间模式研究 ——以米脂县东沟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2-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西部新型城镇化实践的克难攻坚地,在未厘清地域性特征的情况下,现代城乡规划设计的介入对当地环境和文化产生了较大冲击。以陕北米脂县东沟为例,基于卫星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EM)等数据,利用格网法揭示东沟地形变化与聚落规模的空间 分布特征,借助四象限散点图法和立体网格分维模型测度并评价东沟地形复杂性与聚落集聚性的耦合协调关系及聚落空间分布效率,总结适宜于沟壑区的聚落空间营建模式。结果表明:(1)东沟聚落从沟口至沟内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如聚落逐步偏离河岸,其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呈现从高到低、再升高降低的变化等。(2)根据东沟地形复杂度与聚落集聚度的叠加分析,平缓地形中的集聚聚落与复杂地形中的分散聚落属于人地关系协调的聚落类型,这两类聚落约占所有聚落总规模的70.5%。(3)东沟聚落的立体网格分维数分段特征明显,其中台地行列式和自由行列式聚落的立体分维数最高,为2.35~2.55。(4)在5种东沟典型人居空间模式中,台地行列式、自由行列式及密集斑块式聚落具有人地协调、空间利用高效的双重特征,可作为丘陵沟壑区聚落空间营建的参考。

  • 新疆城镇化绿色发展时空分异及驱动因子探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2-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作为西部大开发重点和一带一路核心区,新疆城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地缘属性,科学诊断和识别城镇化绿色发展驱动因子,可为统筹边疆发展和安全格局提供实证依据。根据绿色发展和空间结构理论,用熵值法、地统计分析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平台, 研究了20082018年新疆14个地州(市)城镇化绿色发展的时空分异格局。结果表明:(1)新疆城镇化绿色发展水平低、增长慢,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较弱,以南、北疆差异为主体的核心-边缘分异显著,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发展不协调,陆桥、资源等本地化、内向性职能较突出,而口岸、通道等全球化、开放性等地缘职能不明显。(2)城镇人口规模及生态禀赋对城镇化绿色发展时空分异的作用大于经济增长,社会城镇化明显偏弱;但经济、社会功能增势明显,城镇化时空分异的均质性、同构化趋势渐强。(3)人均GDP是绿色发展时空分异的核心驱动,质量效益是推进新疆城镇 化绿色发展的最重要动力;投资规模和效益、教育文化医疗建设是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对外贸易、人口集聚、结构升级等功能弱、增长慢。应着力培育城镇化绿色发展新产能、新动力,积极参与全球及区域经贸合作,加快融入国内外双循环,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 兰西城市群品质城市建设水平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2-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品质城市建设是响应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以兰西城市群30个市(县)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建成区为基本空间单元,从用地、经济、社会、生态、环保、交通、市政和形象品质8个维度进行了兰西城市群品质城市建设水平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在时序变化上,各城市的综合品质整体持续提升,品质建设处于相对中低水平;各城市的分维度品质变化复杂,存在稳定型、提升型、先降后升型、先升后降型、混合型等多种变化类型。(2)各城市综合品质在空间上呈现由双核向多核共存格局转变的特征;分维度品质差异大,分布不均衡。(3)各城市分维度品质的贡献差异显著,特色品质城市逐步形成,基本形成单维度、双维度和多维度主导型3 种类型。(4)品质城市的影响因素较多,其影响力为建成区规模>人口规模>人均GDP>城镇化率> 对外交通>地形起伏度,城市规模是兰西城市群品质城市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城镇化率和人均 GDP为次要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影响最弱,但属于基础性作用。

  • 黄土高原粮食生产空间重构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以陕北榆林市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2-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集中了土地系统变化的主要矛盾,探索粮食生产空间重构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变化有利于明确粮食安全、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采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及均方根偏差法,对20002018年陕北榆林市 粮食生产空间重构过程中的固碳、食物供给、土壤保持和产水服务及其权衡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8年,退耕还林还草、城市扩张与毁林垦草是榆林市粮食生产空间重构的主要路径。(2)20002018年,榆林市粮食生产空间重构使得固碳及土壤保持两项服务显著提升,而对食物供给和产水服务产生了负面效应。其中,退耕还林还草促进了固碳与土壤保持服务的显著提升,对食物供给产生了负作用;城市扩张后,固碳、土壤保持、食物供给服务均呈下降趋势;毁林垦草则显著提升了食物供给服务。(3)粮食生产空间重构导致区域各服务间的权衡有所提升,然而,不同重构路径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影响有所差异:退耕还林还草、毁林垦草对固碳与食物供给、土壤保持,食物供给与土壤保持之间的权衡变化影响最为显著,城市扩张则在产水与其他服务的权衡中作用明显,不同重构路径导致的服务间相对收益的变化是权衡呈现不同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

  • 基于格网GIS的黄河流域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2-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以8 km8 km的格网为评价单元,从土地生态系统的景观特征、生境质量抗干扰能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社会经济效益4个角度构建土地生态质量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权重,通过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分析和障碍度诊断模型,探究了黄河流域土地生态质量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土地生态质量空间上呈中部及西南部较高、东南和东北部中等、西 北质量较低的态势,土地生态质量总体较低,临界安全及危险区域分别占31.4%、27.7%。(2)黄河流域土地生态质量的空间自相关程度高,热点主要分布于治理强度较高的黄土高原、毛乌素沙地生态保护区,冷点分布于流域西北部,应适当加强上游区域土地生态的治理,消除极端冷点。(3)黄河流域土地生态质量主要障碍因子为经济密度、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离生态保护区距离、离水域 距离,应立足区域自然基础和资源禀赋状况,加快绿色创新驱动,将丰富的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市场价值,在生态修复和改造时,合理配置人工生态系统结构,必要时可增设自然保护区。

  •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2-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载体。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基于 2000、2010、2020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综合运用转移矩阵、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了 20002020 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0 2020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面积由268959.49 km2 增加到269471.62 km2,耕地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与林地、草地之间的相互转化。在垂直方向上,耕地变化主要发生于海拔1000~2000 m以及坡度0~5的地区。(2)20002020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耕地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北部的河谷平原及中西部的黄河谷地,地形较为复杂的高原边缘山区、丘陵沟壑区耕地分布较少。(3)20002020年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因素是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空间分布的基础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和区域政策因素是耕地时空分异的重要推动因素。其中,年均气温、道路密度以及生态退耕政策、土地利用管控政策等对耕地时空分异的影响为正,坡度、经济密度对耕地时空分异的影响为负。

  • 南疆西部春季一次极端暴雪天气综合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2-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FY2E卫星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常规高空及地面观测数据和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NCEP,0.250.25)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3月36日南疆西部一场极端暴雪过程进行综 合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中亚低涡是此次极端暴雪天气的影响系统。暴雪的水汽主要有3支输 送路径,分别是中高层的偏西、偏南和中低层的偏东路径。本次降雪具有冷季高架对流的部分特征:南疆盆地850~700 hPa冷空气东灌形成的偏东急流将南疆西部相对暖湿的空气抬升到一定高度,起到冷垫的作用;在卫星云图上,降雪云带内有黑体亮温(TBB)、尺度介于80~200 km 之间的中-尺度对流云团;雷达回波表现为层状回波中夹杂有块状回波,最大反射率>40 dBZ,回波顶高>6 km;进一步分析地转绝对动量(Mg)和假相当位温(se)发现,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导致的倾斜对流导致强降雪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