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2018
  • 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开发的生态响应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18-11-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60a来塔里木河流域耕地面积净增100×104hm2,在流域内部形成众多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本文选取水资源生态环境指数、社会生态环境指数和生态环境压力指数,运用ESDA空间分析方法和GWR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35a间土地开发与生态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响应关系进行研究,构建“土地开发-生态风险预警”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980—2015年克州和喀什地区生态等级正向转移比例较大,有84.86%的比例由较低等级(I)正向转移为低等级(II);和田地区的克里雅河流域,阿克苏北部区域以及塔里木河末端且末县等级退化严重,负向转移比例23.46%。和田、阿克苏、喀什地区每增加1.0×104 hm2未利用地开垦规模,综合生态环境分值下降0.6到0.35分,而克州地区则上升1.3~2.1分;上游喀什与中游阿克苏两地区每1.0×104ha生态退耕,每a将分别化解32.06×104t和15.60×104t化肥污染压力。阿克苏与巴州地区土地开发生态风险达到环境资源承载力指数的75%以上,预警程度超过II级,而克州地区土地开发处于生态安全范围。每1.0×104 hm2未利用土地开发,全流域风险指数增长均值为0.003 4,下游巴州地区在增加15×104~20×104 hm2耕地后,生态风险将逼近并超过环境预警界限,上游克州地区将在15a之后进入中度警告阶段。

  • 基于GFI模型的西安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18-11-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基于2000—2015年西安市能源消费量数据,采用碳排放模型和GFI模型,分析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探讨西安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拉动与抑制要素的互动关系及影响。结果表明:(1)西安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煤炭、原油消费为主要碳源。(2)能源利用结构正在发生转变,低能耗低碳排的能源消费量逐年上升,传统能源利用量正日趋减少。(3)经济发展要素和人口要素是西安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主要拉动因素,能源结构要素拉动效应不显著,短期内不易改变;能源强度对能源消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且呈现增强态势,但效果不明显。最后提出西安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减排建议。

  • 30a青海省公路可达性及县域经济联系格局演化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18-11-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引力模型与克里金插值、XY to line、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级符号等GIS分析方法,以1986年、1995年、2004年、2016年为时间断面,分析了青海省公路网络中43个主要节点城镇的可达性及县域经济联系格局的演化规律,结论为:1986—2016年,青海省公路网络等可达性线呈现不规则的半环状分布,影响因素主要有位置、交通、经济及其时间距离等,可达性插值表现为交通主干道指向性;青海省公路网络可达性水平均有提升,可达性值的变化呈现相似性与差异性并存的特点;1986—2016年,青海省经济联系强度与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均呈现增长态势,尤其经济联系总量增长愈来愈快;前五等级的经济联系强度与前三经济联系总量的县域基本集中于西宁、海东地区,体现出青海省典型的“单核”城市空间结构,省会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经济联系强度、经济联系总量与可达性均呈现正相关。

  • 农地“三权分置”下新疆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18-11-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研究新疆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现状,选取新疆12个地市为研究对象,从新型城镇生和农业现代化两个方面构建了新疆两化协同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2016年新疆统计年鉴整理相关数据,运用协同理论构建协同度的评价模型,对新疆12个地市的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协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克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度在12个地市中排名分别为第1名、第2名、第3名;吐鲁番市、哈密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居中;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乌鲁木齐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度在新疆排名分别为第10名、第11名、第12名。 本文从新疆各地的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情况和两者的协调性进行分析,并针对各地提出相关建议。

  • 喀什城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效应研究综述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18-11-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城市群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城市群总体格局形成起到了引领作用,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关注位于丝绸之经济带结合点的喀什城市圈,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以中文核心期刊和EI、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通过分析核心关键词、研究热点、研究机构和团队总结了国内外在喀什城市圈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目前研究喀什城市圈研究非常薄弱,主要体现在研究重点集中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探讨,从城市人口集聚、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空间扩张三个层面初步揭示了城市圈城镇化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单要素的胁迫作用;并从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环境等单要素角度深入研究城市圈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限制作用。未来需加强喀什城市圈的研究和建设,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继续深化城市圈形成发育中资源环境交互胁迫效应方面的研究。

  • 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在沙丘形态监测中的应用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18-11-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沙丘形态监测对开展土地沙化防治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应用无人机,分别在2016年7月、2017年3月、7月和9月对青海湖克土沙区4个沙丘进行影像采集,借助PhotoScan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生成高分辨率的沙丘正射影像和DEM数据,使用ArcGIS软件获取沙丘形态参数并分析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影像监测沙丘形态,具有可行性和准确性,正射影像精度较高,DEM数据通过校正后可正确反映沙丘形态,为逐天高精度监测变化提供了可能。

  • 近40 a新疆土地利用及其绿洲动态变化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1-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本文利用1972—2015年Landsat MSS/TM/OLI以及CBERS遥感影像数据,得到近40 a新疆土地利用时空数据,综合分析新疆土地利用及其绿洲的动态变化与动因。结果表明:新疆土地不断开垦、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已达到了相当的数量规模;土地的开垦与撂荒成为新疆乃至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最重要的特征,耕地撂荒与土地开垦的比率逐期下降,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建设用地持续扩大;近40 a里,绿洲面积逐步扩大,面积占比由8.18%上升到9.93%;人工绿洲面积及占比也逐步增大,目前一半以上的绿洲面积为人工绿洲。气候的暖湿变化,以及政策、人口、社会经济、科技等要素成为新疆土地利用变化的动因。本文还提出了在关注土地数量变化的同时进一步开展土地开发的质量变化与评估研究。

  • 2000—2015年中国荒漠化土地识别和监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18-11-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荒漠化是生态退化的极端表现形式,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快速和准确地识别中国荒漠化地区,是防范和治理荒漠化的关键。论文针对2000—2015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NPP的变化趋势、稳定性和荒漠化敏感性进行了综合分析,构建了识别荒漠化土地的技术方法。主要结论为:(1)近16年以来,我国内蒙古阴山以南、新疆天山以北、西藏阿里地区、长江以南大部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一半以上的区域处于植被生态系统不稳定状况;在全国56.2%的国土属于荒漠化敏感区内,上述区域容易受气候、自然条件、人为干扰变等影响而发生荒漠化。(2)2000年以来,我国土地荒漠化退化区域面积约20.74×104 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16%。主要为五大分布区域,即内蒙古高原中部的典型草原和荒漠化草原区、新疆天山—阿尔泰山山地草原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的温带荒漠和绿洲区,青藏高原的阿里—昆仑山高寒荒漠区,青海省的青南山高寒草原区。(3)荒漠化进程伴随有生产力下降、植被盖度降低和地表温度不断攀升的地表关键参数演变特征,荒漠化的形成受气候影响显著,降雨的减少是造成土地荒漠化进程突出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不合理的种植业、畜牧业等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荒漠化起到推动作用。

  • 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四大沙地地区可持续评价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18-11-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四大沙地是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有效评价并对比四大沙地地区可持续水平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生产性生态足迹模型,评估并对比了我国四大沙地地区2000和2015年的生产性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盈余状态,以揭示区域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四大沙地地区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呈现增加趋势,毛乌素沙地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年均增长率最高,达20.85%增长量为79.21 hm2•人-1;人均生态足迹主要以化石能源足迹和草地足迹为主;2000—2015年四大沙地地区生态赤字程度在不断增强,毛乌素沙地地区人均生态赤字变化量最大,达79.51 hm2•人-1,造成赤字程度加大的主要原因是地区化石能源的大量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当前四大沙地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以自然资源大量生产和消耗为代价,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仍存在挑战,需要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维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丘间地梭梭群落蒸散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1-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根据2016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丘间地梭梭生育期定点观测的土壤水分、气象要素等资料,基于水量平衡原理估算了梭梭生育期蒸散量,分析了蒸散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梭梭生长季,降雨量为206.7 mm,降雨分布不均,梭梭萌发期,降雨量最多;梭梭生长旺盛期,月降雨量逐月减少;梭梭枯落期,降雨量最少;(2)在梭梭生长季,梭梭群落0~400 cm土壤贮水量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 梭梭萌发期是土壤贮水量盈余期,生长旺盛期和枯落期为土壤贮水量亏损期;梭梭群落发挥土壤水库效应,依靠生长季前土壤蓄水来弥补梭梭群落生长季需水缺额;(3)在梭梭生长季,蒸散量变化特征为多峰曲线,峰值主要出现在降雨集中期,最低值出现在土壤贮水量亏损期;(4)在梭梭生长季,梭梭群落累积蒸散量增幅始终高于累积降雨量增幅,累积蒸散量大于累积降雨量。

  • MLR和PLSR的沙壤土盐分含量光谱检测对比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1-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为了快速有效检测南疆地区典型土壤(沙壤土)的盐分含量变化,利用光谱仪和电导仪测得南疆阿拉尔市红枣种植区盐渍土近红外高光谱和电导率数据,基于7种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和2种特征波长选择算法,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的土壤盐分监测模型。结果表明,7种预处理方法中,归一化,多元散射,变量标准化和一阶导数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盐分的预测模型精度。基于多元逐步回归(SMR)波长选择方法的多元线性回归(SMLR)模型的Rval2大于0.948 9,RPD大于6.294 9,RMSEP小于0.435 6;基于连续投影算法(SPA)的多元线性回归(SPA-MLR)模型的Rval2大于0.956 8,RPD大于6.922 1,RMSEP小于0.361 6,预测结果要优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其中基于归一化处理后的SMLR和SPA-MLR的预测精度最为理想,分别为Rval2=0.979 2,RPD=9.907 8,RMSEP=0.287 6和Rval2=0.980 5,RPD=10.50,RMSEP=0.278 3,而且筛选的特征波长较少。说明归一化是更有效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多元线性回归MLR更适合建立南疆典型沙壤土盐分含量的预测模型。

  • 地表风化作用对楼兰地区雅丹地貌发育的影响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提交时间: 2018-11-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风蚀是雅丹地貌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但是在特定环境中,其他环境因素也可能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楼兰地区雅丹地貌野外调查、测试及室内实验分析,探讨风化作用对雅丹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新疆罗布泊地区广泛发育雅丹地貌,其中楼兰地区雅丹相对较为矮小,主要发育于全新世沉积岩上,地表没有植被或松散沉积物等覆盖,地层裸露。楼兰雅丹体为黏土质粉砂岩,干燥条件下较为坚硬(>20 Kg•cm-2),抗风蚀能力较强,但是雅丹体表层岩性发生明显软化(<10 Kg•cm-2)。这主要是由于罗布泊地区虽然降雨量十分稀少,但这些少量且集中的降水、地表昼夜温差导致大气水分凝结以及强烈太阳辐射等相互作用造成的。从这些广泛存在的松软层表明,雅丹体风化作用速度快于风蚀作用,而首先进行的表层风化作用,对雅丹风蚀作用起很大的促进作用,明显加速了楼兰地区雅丹地貌的发育。因此,受少量降水、昼夜温差和强烈的太阳辐射等影响的风化作用对楼兰地区雅丹地貌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 中国古代沙质荒漠化的历史演变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18-11-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是受荒漠化严重危害的国家。本文依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和现代学者研究成果,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三个历史阶段,梳理了中国沙质荒漠化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沙质荒漠化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如鄂尔多斯高原、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隋唐宋元时期,荒漠化扩展到东北地区,如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等;明清时期,政府通过修筑长城和封禁政策,客观上抑制了边疆地区的垦殖开荒,但在人口压力下,明朝后期和清朝后期北部边疆的农垦快速发展,加速了鄂尔多斯高原、科尔沁沙地等地区的荒漠化进程。因此,数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特别是滥垦、滥牧、滥樵采等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致使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

  • 则克台黄土粒度组分分离及其记录的末次冰期气候波动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18-11-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北大西洋地区的末次冰期气候波动在全球具有广泛记录。伊犁地区作为西风区向季风区过渡的边缘带,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千年尺度气候波动如何影响该区域有待进一步解答。黄土作为恢复古气候的重要地质记录,有利于上述问题的研究。本文选择伊犁则克台剖面黄土沉积进行粒度端元分析,结果表明:则克台黄土粒度可分为四个端元,分别为EM1(0.8μm)、EM2(8μm)、EM3(25.1 μm)和EM4(51.6 μm)。EM1代表成壤组分;EM2代表高空西风组分;EM3和EM4代表尘暴组分,但EM4组分更能够反映末次冰期西伯利亚高压在伊犁地区的扩张。EM2和EM4都能记录千年尺度气候的波动,但响应程度却不同:51.3~20 ka, EM4含量变化曲线记录的千年尺度气候事件更为明显;然而20 ka之后,千年尺度事件在EM2含量变化曲线中更为突出。这表明西风和西伯利亚高压都是千年尺度气候信号的重要扩散机制,且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很可能是太阳辐射驱动下的北半球冰量变化。

  • 腾格里沙漠昂格尔图湖记录的988 AD以来的古气候变化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化学 提交时间: 2018-11-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文章通过对腾格里沙漠东南部昂格尔图湖岩芯AGE15A的粒度、碳酸盐的百分含量和主要化学元素等多项沉积学气候代用指标及精确定年的综合分析,重建了该区域988 AD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序列。研究结果表明,988 AD.以来的研究区的气候环境的演化过程与我国西北西风区古气候变化基本一致,呈现“冷湿-暖干”交替变化的特征,但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延迟。具体表现为:988~1383 AD,昂格尔图湖由洼地发育成小型湖泊,化学风化作用弱,湖区气候环境整体偏冷湿,期间出现几次暖波动;1383~1560 AD.,研究区处在中世纪暖期,为温暖、干旱的气候特征,此时湖泊扩张,湖中水生植物生长茂盛,呼吸作用增强,致使大量碳酸盐沉淀,最高值达到8.16%;1560~1700 AD.,研究区气候在昂格尔图湖形成之后出现最寒冷的时期,降水增加,气候湿冷,此时段与小冰期最盛期相对应;1700 AD.之后,温度开始上升,气候回暖,在1900 AD.左右达到最甚,此时沉积物中碳酸盐的百分含量也达到最大值,为10.15%,此期间湖泊继续扩张,出现几次气候冷波动。基于我国古代文献重建的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基本不包括沙漠地区,所以本文利用湖相沉积记录来反演腾格里沙漠昂格尔图湖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演变,对中国沙漠研究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也为中国西北历史时期的气候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 沙尘影响下华北地区一次重污染天气形成与消散过程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18-11-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空气质量事关人民健康和生活环境品质,近年频发的大气污染引发民众的普遍关注。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对其形成、消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才能对症下药。本研究以2017年5月4日至5日华北地区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严重的天气污染形成与消散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华北地区9个城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AQI(空气质量指数)和常规气象数据,分析AQI、主要污染物(PM10, PM2.5,SO2,NO2,CO,O3)浓度变化特征和相关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次重污染本质为区域性沙尘污染所致。污染过程呈现出形成速度快、消散急促的特点。该污染过程首要污染物为PM10,其次为PM2.5,SO2、NO2、CO、O3等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浓度并未超标。后向轨迹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造成此次严重污染颗粒物主要来自蒙古高原,风是主要驱动因子。污染物在空间位置比较接近的城市间传输时,表现出趋势一致性、时间上的滞后性和污染物浓度的累积性特点。

  • “一带一路”地区滑坡灾害风险评估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18-11-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切入点,对“一带一路”地区滑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可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防灾减灾提供依据。首先本文选取坡度和地形起伏度两个指标,提取研究区滑坡灾害安全区域。其次,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滑坡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并计算各因子综合权重,基于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定量评估“一带一路”地区滑坡灾害危险性、损失和风险。最后,运用滑坡灾害点和近百年“一带一路”地区滑坡灾害致死人数和经济损失空间分布分别验证评估的滑坡灾害危险性和损失。研究结果表明:(1)滑坡灾害安全区域主要分布在平原、盆地和沙漠等地区,仅有4.7%(56个)的滑坡灾害点分布在安全区域内,提取结果较为合理;(2)“一带一路”地区容易诱发滑坡灾害的条件为:坡度25~45,地形起伏度大于900m,距河网的距离小于500m,多年平均降雨量介于400~800mm,地震密度3×10-4~2×10-3个•km-2,工程地质岩组为中等硬质岩体、软质岩和土质岩体。非安全区域中,滑坡灾害以中、低危险性为主,危险性评估结果精度AUC值为0.823;(3)“一带一路” 地区容易造成潜在损失的滑坡灾害承灾体条件为:人口密度为80~160人•km-2,公路线密度为2×10-1~9×10-1 km•km-2,夜间灯光指数为20~60。非安全区域中,滑坡灾害潜在损失普遍较低,损失区划结果与近百年滑坡灾害致死人数和经济损失空间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4)“一带一路”非安全区域,滑坡灾害极低、低、中等、高和极高风险区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44.7%、25.5%、15.3%、10.3%、4.2%,以极低和低风险为主。

  • 慕士塔格山卡尔塔马克冰川补给径流与非冰川补给径流水化学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1-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2016年7~8月对慕士塔格山卡尔塔马克冰川补给径流与非冰川补给径流进行了采样分析,通过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Piper图、Gibbs图、正演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冰川补给径流和非冰川补给径流的水化学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冰川补给径流和非冰川补给径流两种水体均呈碱性,水化学类型皆为Ca2+ - SO42- - HCO3-,但冰川补给径流和非冰川补给径流的pH值、EC和TDS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要离子浓度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冰川补给径流中所有离子具有同源性,而非冰川补给径流NO3-显示出与其它离子来源不同。正演模型结果显示,大气输入、硅酸盐风化、碳酸盐风化和蒸发岩溶解对冰川补给径流和非冰川补给径流中离子浓度的贡献率分别为10.47%、0.55%、65.61%、23.37%和1.52%、19.57%、60.37%、18.54%。在冰川补给径流中,碳酸盐风化对径流中离子浓度的贡献占主导地位,蒸发岩溶解占次要地位;在非冰川补给径流中,碳酸盐风化亦占主要支配地位,而硅酸盐风化占次要地位。两者差异的原因是硅酸盐风化相比蒸发岩溶解更难进行,冰川补给径流中水岩相互作用时间较短,故硅酸盐风化贡献率较低;而非冰川补给径流经过更充分的水岩相互作用,故硅酸盐风化贡献率较高。本研究成果可为西部地区水资源管理应用提供参考。

  • 冰川冰储量计算方法及发展趋势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1-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冰川冰储量不仅是冰川的重要属性,而且是核算冰川水资源及预测冰川变化的基础数据,因此准确计算冰川冰储量及其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目前冰川储量估算的主要方法有经验公式法、冰厚模型估算法、探地雷达法;冰川储量相对变化计算方法有实地测量法和遥感监测法。本文系统分析和讨论各计算方法的原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冰川储量估算提供方法参考。研究表明,对于冰川冰储量计算而言,经验公式法适用于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冰川储量估算;模型估算法适用于个体或小范围冰川储量估算;探地雷达法适用于人类易到达区域冰川储量的估算。对于冰川冰储量相对变化计算,实地测量法适用于对精度要求高且满足实地测量条件的单条或中小型冰川,遥感监测法适用于全球性冰储量变化估算,但需改进算法和提高数据空间分辨率。目前,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逐步应用,以及冰川流速等理论模型的提出,这为冰川冰储量估算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 基于格网的青海省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评估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18-11-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是执行区域性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是有效实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非工程性技术措施。随着气象现代化的逐步实施,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和精度的重要性越加凸显。因此,为科学、准确地评估青海省区域干旱的监测精度和干旱灾害风险等级。以青海省为例,采用青海省1961—2010年50个气象站潜在蒸散和降水数据,基于气象灾害风险度评估理论和方法,并根据《青海省地方干旱等级划分标准》,通过干旱灾害风险度模型和 ArcGIS 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青海省干旱灾害风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灾害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近50a以来,青海境内主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冬春季干旱。从时空分布特征来看,轻、中、重度干旱灾害分布和演化趋势基本一致,干旱灾害易发高发区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环青海湖流域和共和盆地以及东部农业区局地处于中等风险水平,其余地区干旱灾害风险水平较低;从市、县、镇区域单元来看,茫崖、花土沟镇、冷湖及格尔木市干旱灾害风险较高,天峻、都兰、乌兰、共和、兴海、同德、贵南、同仁、化隆、循化及唐古拉等地次之,其余地区干旱灾害风险水平较低。由此可见,青海境内干旱灾害的发生不仅受降水量影响,还与不同类型的下垫面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