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年8 月阿克苏罕见翻山大风精细特征及成因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3-03-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南疆中西部的阿克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及地形的原因,在地面冷空气很强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出现翻山大风。为深入了解阿克苏翻山大风的机理,提高此类灾害性大风的预报能力,针对2019年8月1518日出现的一次罕见翻山大风天气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观测资料、模式预报资料、NCEP逐6 h格距11的再分析资料和阿克苏站、托万克提根洪沟站2个地面自动气象站的逐小时风向风速资料,对本次大风的精细特征及其影响系统和动力、热力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大风是在东欧阻塞高压发展加强、中亚低涡长时间维持并3次分裂东移的形势下,由高空急流和低层冷平流的共同作用使冷空气的势能向动能转化而引发的持续性大风。(2)过程中出现了3次大风波动,均是高空槽引导冷空气翻越天山而形成,前2次是短波槽引起,大风持续时间短,第3次是主槽东移引发,大风持续时间长。(3)第一次大风波动中有对流性雷暴大风叠加,瞬间阵风达12级。(4)高空急流引起的强垂直运动和次级环流、中层辐合及低层辐散有利于大风的加强和维持。

  • 中天山北坡冬季降雪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3-03-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利用中天山北坡17个国家级气象站19782020年冬季逐日降水、气温要素等观测资料,采用多种统计方 法,分析冬季降雪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降雪日数和降雪量区域分布相似,均呈城区 多,山区少分布特征;小雪日减少是导致总雪日减小的直接原因,中雪和暴雪显著增多是造成总降雪量增多的主 要原因;持续1 d降水过程是冬季主要降雪过程,随着持续时间的增长,降水过程显著减少,5 d降水过程仅占 2.8%;近43 a中天山北坡气候呈现较明显的暖湿化趋势,1987年、1994年分别发生降雪量由少变多和平均气温由低 变高的突变;降雪量与年降水量、冬季平均最低气温、降雪日数呈显著正相关,年降水量越大、冬季最低气温越低、 出现降雪日数越多,冬季降雪量就越大,反之越小。

  • 乌鲁木齐冬季焚风天气过程大气扩散条件特征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1-12-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逐时地面气象数据、探空秒级数据及风廓线雷达数据分析了 2013—2017 年乌鲁木齐 低空焚风演变时边界层和近地层气象扩散条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大气扩散条 件总体呈现夏季最有利,冬季最差(最大混合层厚度 0.44×103 m、通风系数 1.52×103 m2•s-1、逆温层 厚度 768 m、逆温层温差 4.82 ℃、静稳指数 6.36),且冬季 12 月与 1 月极不利于污染物扩散。(2)冬季 低空焚风演变的 5 个阶段,大气混合层厚度、通风系数呈减小—增大特征,焚风强盛期混合层厚度 最低(0.30×103 m)、通风系数最小(0.62×103 m2 •s-1);逆温层厚度及强度、静稳指数变化趋势为增 大—减小特征,强盛期逆温最强(10.9 ℃)、逆温层厚度(0.99×103 m)、静稳指数最大(9.7)。(3)低空焚风过程的发展期和强盛期各站气压减小,高海拔站点气温升高、风速增大,焚风层以下低海拔区 域气温降低、风速减小,说明焚风使得焚风层以下区域的大气更加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4)总体上焚风致使水平扩散能力和垂直交换能力减弱,大气易凝结,结束后扩散条件重建。业务中可利用焚风发展趋势预判边界层扩散条件及地面气象要素的演变,为乌鲁木齐城市群空气污染预报 和污染治理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