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移民区“三生”用地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2-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土地系统运行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人类福祉为准绳。以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区红寺堡区 为例,基于不同计量方法和 GIS 空间分析法,对红寺堡区 2000—2018 年的“三生”用地转型及生态 服务变化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红寺堡区基本形成以中部灌区生活生产、生产生态空间为 主,周边为生态空间的“三生”格局,国土开发格局逐渐优化。(2)生产生态用地减少 3.42×104 hm2, 生态用地增加 1.24×104 hm2,生态生产用地增加 0.16×104 hm2,生活生产用地增加 2.02×104 hm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共增加 11.18×108 元。植被恢复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的主因,而建设用地对 其他用地的侵占则是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的主因。(4)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做好已有生态用地的质量提升和绿地生态网络建设,通过优化生态系统服务结构提升区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从而实现生产空间的集约化发展、生态空间的提质增效及生活空间的优美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