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根与IBA处理对沙冬青根系质量及 幼苗生长的影响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1-2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解决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主根长、毛细根少,育苗生根困难、移栽成活率低的林业技术难题,该研究对不同发育程度沙冬青幼苗进行不同强度断根与不同浓度激素处理(IBA)添加,促根培养后测定并分析不同组合处理对沙冬青幼苗根系形态、根系质量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探究沙冬青促根成活关键措施,为沙冬青育苗及造林技术提供基础依据。结果表明:(1)断根可促进沙冬青多主根的发生,以及侧根、根总量、幼苗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根冠比、根系活力和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增加。其中,幼苗根长达1.5~2.0 cm时断根尖0.5 cm(F2)处理显著促进侧根数、根尖数、分支数、苗木质量指数和根系活力的增加,且根系活力达到断根处理的峰值(较对照显著提高137.70%);根系CEC在根长达4.5~6.0 cm时断根长1/2(T3)处理时最佳。(2)断根后激素的促根及幼苗生长作用进一步提高。其中,根长1.5~2.0 cm时断根尖0.5 cm+0.075 mgL-1 IBA/0.125 mgL-1 IBA(即P3、P4)处理后根系形态指标(除平均根长外)、根系CEC显著大幅增加;P4处理后幼苗鲜重、根干重、根冠比、苗木质量指数和根系活力最高。P3处理下根中可溶性糖、NSC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26.04%和29.07%,根可溶性蛋白含量在P4处理下达到峰值(13.27 mgg-1)。适当断根与IBA添加可通过改变根系形态和提高根系活力一定程度上促进沙冬青根系吸收和养分存储,进而提高根系质量和幼苗生长潜力。

  • 哈尔滨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时序评价及预测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0-2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文章从时间序列着手基于人文社会视角,以“自然—社会—经济”协同模型为依据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对哈尔滨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进行计算。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从2004年的0.7599逐年提高至2016年的0.8904,且在未来几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总体呈现出“敏感—良好—安全”这一动态变化过程;影响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驱动因子为土地利用结构、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和农用化肥施用量。

  • 耕地生态安全视域下棉花生产布局优化问题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0-2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2000—2015年农业生产统计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生产贡献度和PSR模型,分析新疆棉花生产格局变化及增产贡献因素,根据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测算各县市棉花种植调减面积,结论如下:2000年以来,棉花生产空间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形成天山南北坡两个主产区,“南增北减”趋势增强,单产高值区由点及面向天山南北两侧扩张,形成多个集中连片高产中心;棉花生产存在空间集聚效应,表现出持续的稳定性,高值聚集区集中分布于南疆区域;棉花增产主要归因于播种面积的持续扩大;耕地生态安全为临界安全或较不安全状态并呈集中连片分布;新疆棉花种植调减重点集中于南疆区域。在种植结构调整中,综合考虑水资源和土地管理制度约束、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和替代作物选择等问题,科学有序调减棉花种植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