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5-04-2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为了客观且科学地评价和管理新疆柯柯牙生态工程区的水资源脆弱性,基于自然、人为及社会经济3方面构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现状发展型、经济导向型、资源节约型及绿色协调型4种情景,应用综合模糊评价法、熵权法以及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区域水资源脆弱性进行评价及预测。结果表明:(1)2010—2020年研究区水资源脆弱性总体得分为0.466,属中等脆弱。(2)现状发展型、经济导向型、资源节约型和绿色协调型4种发展情景下的水资源脆弱性均呈现上升趋势,到2035年4种情景下的水资源脆弱值分别为0.512、0.574、0.549、0.511,表明在未来区内水资源供需问题日益严峻,其中资源节约型对缓解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效果最优。该研究探寻柯柯牙工程实施前后水资源的变化特征,提供设置不同发展情景分析了未来水资源脆弱性变化规律,对干旱区绿化工程的实施提供相关理论参考,同时也对当地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阿克苏河流域位于西北干旱区,具有十分典型的绿洲-荒漠格局。构建流域生态网络,对于筑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生态屏障具有重要意义。以阿克苏河流域5县市为对象,基于生态源地和阻力面提取流域生态廊道,对比分析1980—2020年流域生态网络变化,根据生态“夹点”和障碍点优化2020年流域生态网络。研究发现:(1)研究期间流域生态源地面积上升6%,空间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破碎化问题。(2)流域阻力值总体上小幅度上升,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以城镇为中心的高阻力值区。(3)研究期间增加6条新的生态廊道,生态网络相较之前更加密集。(4)2020年流域生态网络包含12处夹点和7处障碍点,针对土地覆被类型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研究可为干旱区生态网络修复、关键区域识别和区域绿色发展提供启示。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1-2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气候变化及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动态变化密切相关。祁连山生态系统(QLME)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基于多元数据,运用遥感及GIS技术,结合InVEST 及GeoSOS-FLUS模型,探索CSET与方法,实现对QLME碳储存的估算。定量估算及分析表明:(1)不同景观类型背景下QLME碳储存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QLME碳储存最高为草地及林地景观,其次为裸地,而耕地、湿地、建设用地以及农村居民点景观的碳储存较小。19852018年间,QLME碳储存变化总体呈增长趋势,增加了4805.95104 t,年增长率为38.43%。(2)草地景观碳储存占研究区50%以上,其碳储存呈先增后减趋势,林地景观碳储存占总碳储存的11.31%~36.16%,变化幅度较大。(3)基于未来RCP4.5及RCP8.5气候变化情景,QLME碳储存趋于增加,2050年平均碳储存量为3813.38 tkm-2,较2018年增长了8.69%。该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碳循环规律及其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