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6-12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基于 2000—2022 年 MOD13A1 NDVI 数据计算内蒙古年最大植被覆盖度(FVC),了解内蒙古 FVC 时空分布状况及变化趋势,结合夜间灯光(NTL)和地表覆被数据,采用逐像元相关分析方法探究 FVC 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模式。结果表明:(1)内蒙古 FVC 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由东北至西南逐渐减小的趋势,FVC 以改善为主,增速为0.0039·a -1,大部分区域 FVC 变化表现为基本稳定(64.02%)和明显增加(31.64%),所有盟市年均 FVC 增长量均为正值;(2)FVC 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不显著变化,占比依次为:不显著变化(65.62%)、显著增加(17.36%)、极显著增加(13.43%)、显著减少(3.27%)和极显著减少(0.32%),显著减少和极显著减少的区域与新增建设用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高的一致性;(3)在人类活动空间范围,内蒙古大部分区域(79.67%)人类活动不会对 FVC 变化产生显著影响,12.80%的区域人类活动对 FVC 变化起着积极作用,地表覆被主要为城区周边的草地和耕地区域,只有 7.53%的区域人类活动对 FVC 变化起着消极作用,主要分布在地表覆被为耕地、由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和新增工矿用地区域。

  • 黄河上游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1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采用2000—2015年MODIS1M NDVI数据计算黄河上游年最大植被覆盖度 (FVC),了解空间分布状况及变化特征;同时,采用了一种基于统计学原理的地理探测器模型,考虑非气候类环境因素、气候类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使用相应的代理变量对黄河上游FVC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做定量研究。研究表明:① 黄河上游FVC总体上以改善为主,空间分布特征变化不大;② 单因子方面,降水量(q值0.669)是该地区FVC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他因子的影响作用存在区域差异;③ 降水分别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交互作用(q值0.777、0.775)对研究区FVC空间分布起主导作用,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的影响作用在一定高程、降水条件下才得以体现;④ 总体上,气候类环境因素>非气候类环境因素>人类活动因素,人类活动在与降水等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能够更充分地解释FVC空间分布;⑤ 对研究区的生态恢复应重点放在降水的充分利用和土地利用方式改进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