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区域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协调发展时空演变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15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在人口增长、资源开发、城镇化等多因素驱动下,恢复力为区域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基于社会、经济、生态3个子系统,综合考虑系统的脆弱性与应对能力构建指标体系,通过集对分析法对陕西省107个县级行政单元的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进行测度,根据恢复力测度结果,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元(社会-经济、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及三元(社会-经济-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从区域层面揭示其2000—2020年的时空演变特征,然后引入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进一步探究二元与三元子系统协调发展度变化的数量及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陕西省社会、经济恢复力增长显著,生态恢复力呈微弱的下降趋势,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由0.303上升至0.779。(2)子系统协调发展度均呈上升趋势,社会-经济子系统南高北低的协调发展差异减弱,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子系统形成中部低南北高的协调发展格局,社会-经济-生态子系统协调发展度整体维持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二元子系统协调发展变化在数量及空间上与三元子系统协调发展变化有较大的正向关联性,以高-高、低-低类型评价单元在省域北部、中部的集中分布为主。

  • 西藏易贡湖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探究易贡湖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藏东南易贡湖流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26组地表水样,绘制了水样点主要离子线性变化趋势图、Gibbs图及Piper三线图等,运用相关分析、线性趋势分析、数理统计和离子比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地表水主要离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揭示了研究区地表水水中的主要物质来源。结果显示:易贡湖流域地表水阳离子主要为Ca2+、Mg2+,K+和Na+含量较低,4种阳离子的含量关系为:Ca2+>Mg2+>Na+>K+,阴离子主要为HCO-3 、SO2-4 和Cl-,NO-3 和F-含量较低,阴离子含量关系为:HCO-3 > SO2-4 >Cl-> NO-3 >F-,H2SiO3浓度值变化平稳,围绕6.9 mg·L-1上下波动变化,pH值沿程变化平稳,在7.84~8.37之间,水体属于弱碱性。Ca2+、Mg2+和HCO-3 是构成易贡湖流域地表水中的3种主要离子,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或HCO3-Ca型为主。岩石溶滤作用是主要控制因素,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和蒸发浓缩作用均相当微弱,人为活动影响十分有限。

  • 宁夏红寺堡扬黄灌区土壤盐渍化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1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探究影响红寺堡扬黄灌区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0~100 cm 土壤剖面盐渍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整体为强碱性土,下层20~100 cm土壤pH值显著高于上 层0~20 cm土壤pH值(PNa++K+> Ca2 + >Mg2+> HCO- 3 >Cl-> CO2 - 3 ,各离子浓度也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全盐和pH值变化一致。(3)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 现灌区内影响全盐的主要因子为SO2 - 4 、Cl-、Na++K+、Mg2+,影响pH的主要因子则为CO2 - 3 、HCO- 3 ,主要盐类以硫酸 盐和氯化盐为主,但不同剖面深度盐类有显著差异,上层盐类主要是氯化盐类,下层则是硫酸盐类和氯化盐复合 型,研究结果探明了影响红寺堡扬黄灌区土壤盐分特征的主导因子,为研究区盐碱地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 黄河上游生态脆弱区复合生态系统韧性时空分异 ——以宁夏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提升生态脆弱区抗扰动和恢复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基于经济、社会、自然多维视角的 复合生态系统韧性评估模型,利用熵值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对20102020年宁夏复合生态系统韧性进行时空差 异性分析,借助耦合协调模型、相关性分析和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生态韧性提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宁夏 复合生态系统韧性水平呈上升态势,但整体水平较低,经济韧性增速最快。高经济韧性北部密集分布,高社会韧性 以市区为中心成片分布,高自然韧性主要连片分布在东、南、西、北四角,北部复合生态系统韧性高于中部和南部。 (2)宁夏复合生态系统的耦合度较高、但协调度偏低,研究时段内耦合协调度提升缓慢,大部分区县仍处于严重失 调和中等失调状态。(3)经济结构与经济潜力、基础设施、民生改善、自然环境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准则层中人 口数量、环境压力、经济活力对复合生态系统韧性提升产生较大影响,指标层中综合能源消耗量和交通仓储邮政人 员数对大部分区县韧性提升有较大影响。今后需积极发挥各影响因素的正向协同效应,快速提升宁夏复合生态系 统韧性,以有效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先行区建设。

  •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表土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2-02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土壤碳同位素可以反映生长植被的同位素组成,从而进一步反映当时的植被类型以及气候环境状况。已有的研究显示,不同地区碳同位素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不同区域开展土壤碳同位素与气候因子之间相关性关系分析对古气候的重建至关重要。通过采集塔里木盆地西缘帕米尔地区和盆地南缘和田地区策勒县的表土沉积物,分析测定后获得其有机碳同位素,并将该表土有机碳同位素数据与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明研究区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潜在的气候意义。结果表明:帕米尔地区和策勒地区的表土碳同位素变化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气温方面,帕米尔地区与气温呈正相关,其中与冷季气温相关性最好(r=0.598,P 碳同位素来重建古气候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差异的影响。

  • 香日德-柴达木河流域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28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土壤湿度作为生态环境的关键因子,是土壤监测和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基于MOD11A2LST和MOD13A2 NDVI数据,通过温度干旱植被指数TVDI(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相关性分析和区域统计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香日德-柴达木河流域植被生长季的土壤湿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香日德-柴达木河流域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植被生长季TVDI平均值为0.61,最大值为2015年(0.64),最小值为2020年(0.58),年际TVDI值缓慢下降,但在2015年出现上升现象,研究区旱情不稳定且长期处于干旱等级。(2)不同等级土壤湿度的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干旱>极干旱>正常>湿润>极湿润,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0.63%、25.77%、22.16%、16.44%、5.01%。(3)TVDI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的趋势,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4)TVDI值与海拔呈负相关关系,海拔每升高500 m,TVDI值减少0.11,TVDI值与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关系,与坡度和降水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关系。

  • 民勤青土湖区不同年限退耕地对土壤水分与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28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对民勤青土湖地区不同年限退耕地(退耕1 a、2 a、4 a、8 a、13 a、20 a、30 a、40 a和CK)土壤水分变化与植被演替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随退耕年限增加,土壤含水量整体呈先减少后增加再逐渐趋于稳定。(2)随退耕年限增加,个体数、类群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波动式下降的趋势;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总体趋势先增加后减小,再逐渐趋于稳定;Simpson优势度指数整体变化幅度较小,最终呈稳定的趋势。(3)随退耕年限增加,植物群落经历了地肤盐生草狗尾草骆驼蒿小叶碱蓬黑果枸杞红砂盐爪爪的演替过程。(4)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类群数(S)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可见,干旱区植被自然演替取决于0~20cm土层土壤的含水量。

  • 京藏高速柴达木腹地路面温度变化特征及与气温要素影响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1-10-10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 2018 年 3 月 1 日—2020 年 2 月 29 日京藏高速柴达木腹地路段新建的伊克高里、宗加镇 和大格勒 3 个交通自动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四季路面温度和气温逐小时变化特征,统计了 路面最高、最低温度和最高、最低气温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 3 站四季路面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分别与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相关性方程,旨在为路面温度精细化预报服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京藏高速柴达木腹地路段伊克高里、宗加镇和大格勒 3 站路面温度和气温不同季节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路面温度和气温达到最低值和最高值的时间并不是完全相同。3 站路面温度09:00后上升速度均比气温上升速度快,路面温度升温位相较气温均超前,10:00—18:00期间各站路面温度与气温差别均较大。伊克高里站平均路面温度始终低于宗加镇和大格勒站路面平均温度。3站平均气温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冬季和秋季平均气温昼夜差异明显。应用统计学方法建立的伊克高里、宗加镇和大格勒最高和最低路面温度与最高和最低气温相关性方程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可 在实际业务工作中推广应用。

  • 上海市PM2.5浓度变化特征及其气象因子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18-10-2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对上海市2012-2016年PM2.5质量浓度、气象因素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统计,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揭示近年来上海市PM2.5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污染状况;进一步地,采用相关性分析,从温度、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和降水量等方面探讨了PM2.5浓度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上海市近5年空气质量主要为优和良,污染天数所占全年比例在减少。PM2.5浓度呈现出夏季低,冬季高的季节特征,而且8月PM2.5浓度最低,处于16~36 μg m-3;PM2.5的日变化呈现出双峰双谷结构,浓度峰值出现于8时-9时和19-20时,且后者浓度更高。气温、气压、相对湿度的阈值分别出现在9.8 ℃、766.3 mm Hg、83 %,最大PM2.5在阈值处出现显著变化;最大PM2.5浓度与累积风速和降水量呈现出对数关系,并且东北风和东南风的累积风速达到350 m s-1以上时,PM2.5浓度基本减少至35 μg m-3;降水量越大,PM2.5浓度越低。

  • 304不锈钢在热带海洋大气下暴露试验和加速腐蚀试验研究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分类: 地球科学 >> 海洋科学 提交时间: 2016-11-07 合作期刊: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摘要: 根据304不锈钢材料在西沙地区典型的热带海洋大气腐蚀的特点,在当量计算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模拟西沙室外大气环境的室内加速腐蚀方法,且从腐蚀动力学特征、腐蚀机理、腐蚀产物等几个方面探讨了304不锈钢材料在我国典型热带海洋地区大气暴露试验结果和室内加速腐蚀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周期浸润复合加速腐蚀试验一定程度上能较好的模拟304不锈钢材料在西沙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通过这个加速腐蚀试验可以针对304不锈钢材料在该地区的大气腐蚀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