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SWEP降水产品在黄河流域气象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评价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3-04-0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多个统计学指标和多个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评估19812020年MSWEP(Multi-source weighted-ensemble precipitation)降水产品在黄河流域干旱监测中的准确性,并利用游程理论识别干旱事件并定量化分析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MSWEP降水产品的月降水与以中国降水分析产品(Chinese precipitation analysis product,CPAP)为代表的地面观测降水的相关性较高,决定系数达到0.9347。(2)MSWEP降水产品可以较好地捕捉多年降水的空间格局和时间演变。(3)基于MSWEP降水产品计算的SPI一般可以重现基于CPAP计算的SPI的格局,但是相关性因地区而异。在捕捉干湿状况方面,MSWEP降水产品在黄河流域中下游表现较好,但在黄河源区的效果较差,相关系数低于0.5。值得注意的是,MSWEP降水产品捕捉干湿变化的能力随SPI时间尺度的增加而降低。(4)MSWEP降水产品在黄河流域中下游的表现明显优于上游。(5)MSWEP降水产品能够有效捕捉持续时间、烈度和严重度等干旱事件特征。总体来讲,MSWEP降水产品适用于黄河流域中下游的干旱监测,但在黄河源区地形复杂地区的干旱监测应用时,需要进一步修正其降水高估误差。

  •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2-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载体。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基于 2000、2010、2020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综合运用转移矩阵、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了 20002020 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0 2020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面积由268959.49 km2 增加到269471.62 km2,耕地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与林地、草地之间的相互转化。在垂直方向上,耕地变化主要发生于海拔1000~2000 m以及坡度0~5的地区。(2)20002020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耕地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北部的河谷平原及中西部的黄河谷地,地形较为复杂的高原边缘山区、丘陵沟壑区耕地分布较少。(3)20002020年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因素是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空间分布的基础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和区域政策因素是耕地时空分异的重要推动因素。其中,年均气温、道路密度以及生态退耕政策、土地利用管控政策等对耕地时空分异的影响为正,坡度、经济密度对耕地时空分异的影响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