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社区生活圈划分及建设水平综合测度方法 ——以市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15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社区生活圈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基本单元,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科学划定社区生活圈范围,综合测度其建设水平,为推进社区生活圈建设和实现公共资源高效配置提供理论探索,为地理环境与居民行为关系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及案例。论文基于生活圈科学划定-建设水平评价的研究思路,通过合并步行规划时空圈和Mapbox时空圈数据探索社区生活圈划定的优化方法,从设施布局、空间可获得性和居民满意度等维度构建生活圈建设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合并步行规划时空圈和Mapbox时空圈数据来划分生活圈范围,可以提升划分结果的时效性和边界准确性。(2)设施布局密度和人均享用量对生活圈建设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3)乌鲁木齐市15 min步行生活圈平均半径为812.75 m,平均面积为2.10 km2,老城区建设水平高于新建城区,商服类建设水平高于健康管理、教育、出行类等设施,设施数量不足和布局不均衡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 生态安全视角下市土地利用 冲突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1-29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从生态安全角度识别区域土地利用冲突,处理好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在土地利用冲突理论分析框架和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下,借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评价因子构建了一个土地利用冲突测度模型,对2000、2010年和2020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冲突的时空演变格局分析方法,并且利用FLUS模型对2030年土地利用冲突变化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1) 20002020年,乌鲁木齐市73%以上的面积是无冲突和轻度冲突区域。土地利用冲突的热点区由乌鲁木齐中心城区北部及西南地区蔓延至其南部及北部的山区林地周边、达坂城区盐湖两边的冲积扇附近,分布范围有所扩大;冷点区主要聚集于中心城区周边以及东、南部的山区林地范围内。(2) 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仍是土地利用冲突强度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冲突之间存在空间正相关,而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冲突之间则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关系。(4) 2030年,虽然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高度冲突区增幅最大,但无冲突、轻度冲突区仍居于优势地位。研究结果为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冲突提供了一个诊断指标体系和方法,这对于深度了解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冲突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冲突机理提供了例证和科学支撑。

  • 市核心城区绿地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及生态风险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06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随着城市扩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型城市核心城区土壤已遭受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以乌鲁木齐市核心城区典型城市公园绿地和交通枢纽绿地为对象,系统探究土壤中6种重金属(Cd、Cr、Cu、Pb、Zn和Ni)的累积特征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 交通枢纽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城市公园绿地土壤。相较于乌鲁木齐市土壤背景值,城市公园绿地土壤重金属为轻度污染,而交通枢纽绿地土壤重金属为中度污染。(2) 不同行政区城市公园绿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头屯河区(2.85)>水磨沟区(2.13)>天山区(1.91)>新市区(1.85)>米东区(1.23),而交通枢纽绿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米东区(4.17)>沙依巴克区(3.24)>新市区(2.84)>水磨沟区(2.70)>头屯河区(2.50)>天山区(2.37)。(3) 不同行政区城市公园绿地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水磨沟区(101.68)>头屯河区(98.83)>新市区(88.56)>天山区(73.43)>米东区(58.24),而交通枢纽绿地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米东区(177.60)>水磨沟区(131.75)>沙依巴克区(120.25)>新市区(105.76)>头屯河区(105.63)>天山区(82.12)。城市公园绿地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大的分别为头屯河区和水磨沟区,而城市交通枢纽绿地土壤的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大的均是米东区。(4) 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城市公园绿地土壤高值区总体上以岛状分布在中心城区,而交通枢纽绿地土壤除Ni外,高值区以岛状分布在米东区的西南部和沙依巴克区的东部。工业企业的显著集聚、密集的交通干线和较高的人口密度成为影响不同行政区内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 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可促进区域生态发展,对于生态脆弱区的环境改善显得尤为重要。以乌鲁木齐市2000、2010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识别了生态源地,借助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提取了生态廊道,利用电路理论确定了生态夹点,最终采用阻力阈值法构建了生态安全空间并明确了高警戒修复区。结果表明:(1) 近20 a,生态源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共计445.63 km2,占比增加3.19%,新增生态源地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南和东部的乌鲁木齐县和达坂城区。(2) 识别3期生态廊道总数分别为27条、30条和40条,总长度分别为870.42 km、1115.83 km和1277.12 km。(3) 近20 a,研究区5个等级生态安全空间分布具有不均衡性。高生态安全空间集中分布于研究区东北部和西南部,较高生态安全空间集中分布于高生态安全空间外围,且相对集中于中部,二者空间分布呈持续扩张趋势。中等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布呈西北东南走向条带状,较低态安全空间集中分布于研究区西北部及东南部,低生态安全空间则主要集中分布于北部,且在南部有较少分布,三者空间分布皆呈不断减少趋势。(4) 研究区生态夹点7个,高警戒修复区188.17 km2,修复后最大累积电流由值4.75 A降至3.82 A。

  • 基于PLUS 模型的市生态服务价值权衡协同探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2-2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将干扰生态系统的稳定供给能力,进而对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基于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PLUS)模型,模拟了2030年多情景下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并结合当量因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估算并预测了19902030年乌鲁木齐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SV)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19902020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呈现两增四减变化趋势。2030年在惯性发展情景下,除林地外其他地类皆遵循历史演变规律;在生态保护情境下,建设用地面积萎缩,生态用地大幅增加;在综合开发情境下,建设用地面积有所增加的同时生态用地面积也处于上升状态;在重点开发情景下,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最为剧烈,耕地面积退化严重。(2)19902020年乌鲁木齐市ESV整体上呈现V型下降态势,共减少59.59108元。2030年在生态保护情景下和综合开发情景下ESV处于增加趋势,在惯性发展情景和重点开发情景下ESV出现减少趋势。(3)2030年4种发展情景下,乌鲁木齐市各项生态系统服务间以协同关系为主,高-高低-低协同聚集区与ESV高值、低值区域分布高度吻合,权衡关系零星分布于局部地区。研究结果可为乌鲁木齐市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科学参考。

  • 典型暴雪天气机理及成因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2-10-2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和FY卫星资料,针对乌鲁木齐 1990年以来的3场典型暴雪天气,从高低空环流和天气系统配置、不稳定条件、水汽、动力及黑体亮 温(TBB)变化等方面综合对比分析暴雪成因。结果表明:(1)3场暴雪均发生在欧洲高压脊东南衰 退,推动西西伯利亚低槽东移南下,与中纬度短波槽结合的环流形势下,高低空系统呈后倾槽结 构,乌鲁木齐处在925~600 hPa西北急流与600~200 hPa强西南急流叠置区,且天山山脉的地形强 迫抬升有利于暴雪的维持和加强。(2)暴雪前850~700 hPa均有东南风存在,微差平流作用有利于 平流逆温生成和加强,使得能量不断积聚,后期冷空气进入,冷锋锋生,层结不稳定发展,为暴雪天 气提供热力条件,东南风和平流逆温维持时间越长,储存能量越多,降雪越强。(3)暴雪区存在西南 和偏西2条水汽输送通道,中层水汽输送对乌鲁木齐暴雪至关重要,850~600 hPa存在较强的水汽 辐合,且700 hPa最强。水汽输送、辐合强度及持续时间共同决定暴雪强度。(4)TBB与降雪强弱有 一定的对应关系,TBB越低,云顶高度越高,中尺度云团发展越旺盛,降雪越强,降雪前TBB(云顶高 度)的第一次迅速降低(升高)预示降雪开始,降雪过程中TBB降低对应降雪强度增强,且TBB降幅 越大、低TBB值维持时间越长,降雪越强。

  • 1961—2019年市暴雪环流分型及其成因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2-04-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19612019年降雪期乌鲁木齐市5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资料、NCEP逐日4次0.25 0.25和11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乌鲁木齐市暴雪特征及大尺度环流形势,归纳出现暴雪的3种典型环流类型,并分别选取典型个例进行诊断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市暴雪发生频率以0.3次(10a)-1 趋势上升,具有准20 a振荡周期,发生次数最多为3月(40%),11月次之(32%)。 (2)乌鲁木齐市暴雪分为槽前西南气流型、高空槽东移型和强锋区型,强锋区型比例最高但降雪量 小,槽前西南气流型持续时间长且降雪量最大,高空槽东移型最少但影响面积更大且雪强更强。 (3)乌鲁木齐市暴雪的主要影响系统为300 hPa极锋急流、500 hPa偏西或西南气流、700 hPa低空偏北急流和850 hPa西北气流。(4)形成乌鲁木齐市暴雪的机制为低层偏北气流遇山堆积迫使暖湿空气抬升形成冷垫,并与500 hPa以上西南气流形成强垂直风切变和深厚的锋生区,但因三类过程强锋生维持时间和锋面斜率与伸展高度的不同使产生暴雪的原因有明显差异。(5)暴雪的水汽输送主要为西南、偏西和西北路径,槽前西南气流型和高空槽东移型在西南气流引导下直接输送至暴雪区上空,强锋区型则由水汽的接力输送形成水汽汇合。本研究对乌鲁木齐市暴雪天气系统结构特征进行了分类和归纳,为预报服务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市城区扩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2-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以西北干旱区城市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利用 2000、2010 年和 2020 年 3 期 Landsat TM 及 OLI 遥感影像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基于 250 m×250 m 网格单元,计算每个网格单元中各 类用地面积比率,对 2000—2020 年乌鲁木齐市土地覆被/土地利用(LUCC)空间特征进行分析,运 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进一步揭示其驱动因素,定量分析评价了 2000—2020 年乌鲁木齐市土地覆被/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响应因素。结果表明:(1)近 20 a 乌鲁木齐市城市化发展迅速,建设用地 面积大幅增加,在 2000 年建成区基础上向北、东北、西北以及东南方向不断蔓延发展,主要以向外 扩张式发展,也存在向城市内部填充式集约增长的趋势。(2)近 20 a 绿地虽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 但总体表现为增长趋势;裸地始终在朝向持续减少的趋势发展。(3)影响乌鲁木齐市土地覆被/土 地利用时空变化分异的主导影响因子是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其贡献率最高;在交互因子探测 结果中,NDVI 与高程共同作用时,呈现双因子增强,解释力最大。监测近 20 a 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可更好地为当前乌鲁木齐城市发展提供借鉴,同时还可对城市未来规划方向进行借鉴。

  • 冬季焚风天气过程大气扩散条件特征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1-12-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逐时地面气象数据、探空秒级数据及风廓线雷达数据分析了 2013—2017 年乌鲁木齐 低空焚风演变时边界层和近地层气象扩散条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大气扩散条 件总体呈现夏季最有利,冬季最差(最大混合层厚度 0.44×103 m、通风系数 1.52×103 m2•s-1、逆温层 厚度 768 m、逆温层温差 4.82 ℃、静稳指数 6.36),且冬季 12 月与 1 月极不利于污染物扩散。(2)冬季 低空焚风演变的 5 个阶段,大气混合层厚度、通风系数呈减小—增大特征,焚风强盛期混合层厚度 最低(0.30×103 m)、通风系数最小(0.62×103 m2 •s-1);逆温层厚度及强度、静稳指数变化趋势为增 大—减小特征,强盛期逆温最强(10.9 ℃)、逆温层厚度(0.99×103 m)、静稳指数最大(9.7)。(3)低空焚风过程的发展期和强盛期各站气压减小,高海拔站点气温升高、风速增大,焚风层以下低海拔区 域气温降低、风速减小,说明焚风使得焚风层以下区域的大气更加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4)总体上焚风致使水平扩散能力和垂直交换能力减弱,大气易凝结,结束后扩散条件重建。业务中可利用焚风发展趋势预判边界层扩散条件及地面气象要素的演变,为乌鲁木齐城市群空气污染预报 和污染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 2012—2019 年市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1-10-10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 2012—2019 年乌鲁木齐市 6 个国家级气象站夏季逐时降水资料,分析全市和不同区域 近 8 a 逐时降水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 8 a 乌鲁木齐市夏季不同量级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空 间分布总体是由山区向郊区减小,一般性降水对总降水贡献最大。(2)全市和各区域逐时累计降水 量和降水频次变化趋势较显著,增加速率明显大于下降速率,山区明显高于城区和郊区。(3)全市 与山区降水量峰值均出现在 16:00—00:00,城区在 00:00—04:00,郊区在 02:00—07:00;降水频次峰 值出现时间有一定差异,最易发生降水的时段大都在夜间;降水强度日变化与降水量和降水频次 存在一定差异,山区最大值出现在 17:00,城区在 20:00,郊区在 16:00。(4)全市和各区域降水主要以 短历时降水为主,持续 1 h 降水次数出现最多,对总降水频次贡献最大;全市和山区持续 2 h 降水量 最多,城区持续 3 h 和郊区持续 6 h 的降水量最多;全市持续 1~6 h 的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 60.7%, 且以夜雨、短历时降水为主。

  • 市生态环境遥感评价及驱动因子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9-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生态环境质量评估对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通过对2000年、2010年和2019年3期Landsat系列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使用地理探测器中单因子分析和多因子交互作用分析法对RSEI的8个影响因子(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类型、海拔高度、经济密度、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进行影响程度的定量探测,进而揭示出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1)2000年、2010年和2019年乌鲁木齐市RSEI均值分别为0.21、0.21、0.23呈增加趋势,研究期内乌鲁木齐市生态变好的面积大于变差的面积,说明乌鲁木齐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转好的状态;(2)近20 a研究区8个影响因子中单因子热度指标对RSEI的空间分异特征解释力最强;(3)研究区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多种影响因子共同交互作用的结果,在考虑多因子交互作用情景下人口密度,绿度指标和干度指标是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关键驱动力。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了解生态环境状况及掌握其变化规律,不仅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城市扩张特征与 时空驱动因素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6-1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新时代我国城市发展内外环境明显变化,城市扩张特征和驱动机制也呈现出新特点。以 乌鲁木齐市为例,描述1990—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研究扩张时空机制,重点分析2010年以后扩张新特点。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建设用地由1990年的84.37 km2增加到2018年的361.91 km2,城市形态由南北带型演变为“T”字型结构,城市形态空间紧凑度逐渐下降;城市扩展速度稳定,扩展强度逐渐加强。城市扩张的“核心-边缘”结构经历“增强-减弱-增强”的时空变化过程。(2)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时间维度主要受人口规模、产业规模和政府推力的影响,其中人口规模作用最大,产业规模中第二产业作用略高于第三产业作用效果,2010年以后,政府推力对乌鲁木齐市城市扩张产生加速作用。(3)空间维度来说,交通类和商业类空间要素是驱动城市空间扩张的主要因素,随着时间推移,城市扩张的空间动力由少数关键因子驱动转变为多因子共同驱动。

  • 干旱砾漠区防护绿地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6-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以乌鲁木齐南部冲积扇砾漠区防护绿地的27个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对不同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的生态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结果表明:樟子松-白滨藜-粉苞菊+伊犁绢蒿、白榆-中亚沙棘-粉苞菊+准噶尔铁线莲、裂叶榆-中亚沙棘-粉苞菊+顶羽菊、沙枣-白滨藜-粉苞菊的配置模式生态效果表现良好;基于植物群落生态效果相似性和景观功能需求,对优化配置模式进行多样化扩展分析,提出了三维绿量大、盖度高、适应性强的乔灌木和自然草本组成的植物群落优化配置模式,为干旱砾漠区防护绿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15 分钟生活圈”视角下住宅小区与公共服务 设施空间配置评价 ——以市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4-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加大“15 分钟生活圈” 公共服务建设力度能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满意度。基于国家“15 分钟生活圈”建设要求使用高 德地图 POI 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缓冲区分析、栅格分析等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 间覆盖特征进行判断,对住宅小区与各类设施的空间匹配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1)不同 类型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特征有所差异,既与住宅小区的集聚分布有一定关联,又体现 了不同设施的属性特点。(2)不同类型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在住宅小区“15 分钟生活圈”的覆盖率 有一定的差异,以公交站点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出行的覆盖率最高,便民商业设施中超市、果蔬店、 理发店等日常服务设施的覆盖率相对高于银行、电讯营业厅等设施,教育设施中幼儿园覆盖率最 高,其次为小学,中学的覆盖率相对较低。医疗设施服务覆盖率在各类型中差别不显著,卫生服务 中心、药店、诊所基本都能实现 95%的覆盖率。(3)不同类型基本公共服务与住宅空间配置达标率 存在较明显区域差异。在人口分布越密集的区域,便民商业、教育、医疗、交通 4 类公共服务设施均 达标的住宅小区比例越高,而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外围区域和新建城区医疗和便民商业设施的达 标率偏低。(4)乌鲁木齐市建设“15 分钟活动圈”应注重加强新建城区的公共服务配套,尤其是便民 商业和基层医疗设施,老城区应加强改造过程中公共服务的更新配套。

  • 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4-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土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安全状况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 关。通过选取干旱区城市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对象,针对乌鲁木齐市 2017 年土地生态环境现状,应 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估、景观生态安全指数(LES)、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共同构建 乌鲁木齐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结果表明:(1)2017 年乌鲁木齐市 ESV 为 220.70×108 元, 97.48%的区域为中低 ESV 区域,ESV 最重要的贡献来源是林草地,最主要的贡献区域是乌鲁木齐 县和达坂城区,不同区域 ESV 差异明显。(2)乌鲁木齐市具备典型的干旱区城市景观特征,景观整 体分布相对协调,但具备生态优势的景观分布还较少。景观生态安全(LES)指数从空间上表现为 “西低东高”,且总体水平偏低,同时各区域的 LES 指数还有一定的分类组团特征,高值区域集中在 达坂城区、乌鲁木齐县、米东区等边缘区域,中心城区的 LES 指数普遍较差,受人类活动影响深 刻。(3)乌鲁木齐市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主要分布在敏感级和相对安全级之间,整体处于中等水 平,边缘区域普遍高于中心区域,边缘区域中乌鲁木齐县的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最高,中心区域中高 新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最高。随着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土地侵占、资源消耗等矛盾加剧,部分区 域的土地生态安全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能够维持现有水平,主要凭借乌鲁木齐市各区域的 自然本底(状态),人类活动的恶劣影响(压力)和积极改善作用(响应)尚不明显。

  • 市主城区气温日变化特征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1-04-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 2008—2020 年自动气象站逐小时气温观测资料,研究了乌鲁木齐市主城区气温日变 化特征。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主城区日最高气温主要出现在 14:00—17:00,日最低气温出现在 05:00—08:00。同一季节内,各月的日最高气温出现时次最大相差 1 h;日最低气温出现时次在冬季 各月间的差异较大,12 月和 1 月的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与 2 月相差 4 h。此外,12 月和 1 月的日最低 气温出现时间比其他月均早 2~3 h,与我国其他城市存在较大差异。乌鲁木齐市主城区各月的最 高气温出现频率的日分布曲线以“双峰”型为主,主峰时次为 15:00—18:00,次峰时次为 21:00,夏季 和冬季各月的日最高气温各时次出现频率的时间分布较为集中,春季和秋季相对分散。最低气温出 现频率的日分布曲线在春、夏、秋三季均呈“单峰”型,冬季峰值特征不明显。春、夏、秋 3 季的最低气温在 07:00—10:00 的出现频率较高,冬季 12 月和 1 月在 20:00 的出现频率相对较高。主城区 09:00— 12:00 的 1 h 正变温较大;18:00—22:00 的 1 h 负变温较大,正负变温存在不对称性,1 h 变温是乌鲁木 齐市主城区变温的主导者。乌鲁木齐市主城区冬季气温的日变化特征比其他3个季节更为复杂。

  • 基于 POI 的住宿业时空格局演化及与 旅游景点的空间关联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1-0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以乌鲁木齐市住宿类 POI(2012 年、2018 年)为研究对象,利用核密度法和标准差椭圆法探 究住宿设施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旅游地域系统角度出发,利用分形维数模型和相关数据 统计分析方法测度住宿设施与旅游吸引物的空间耦合情况,旨在为城市住宿和旅游空间优化提供 科学参考。结果显示:(1)主城区住宿设施总体沿河滩路、阿勒泰路等重要交通路线分布,数量明 显增长,米东新区等地有演变为外围集聚中心的趋势。(2)住宿设施总体向东北方向移动,轴向集 聚转为离散分布,2012 年各类型空间分布方向和范围差异较大,2018 年三星级和经济型空间离散 化趋势最为明显。(3)普通型住宿设施由孤立核模式演变为带状多核模式,呈现明显的中心集聚― 外围扩散趋势;经济型酒店由点状集聚转变为带状集聚。(4)住宿设施与旅游景点的空间耦合性较 高,在主要道路缓冲区内具备较强的空间协调性,旅游地域系统处于单中心集聚发展的初级阶段, 分形结构有待优化。

  • 市城区和郊区气温分布及廓线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1-15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乌鲁木齐市5座100 m气象塔10层气温观测资料,通过统计方法详细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城区和郊区近地层不同高度气温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乌鲁木齐市四季均存在逆温,北郊逆温最明显。近地层100 m内主城区气温日较差较小,约为3.5~5.5 ℃;郊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约为4.2~7.0 ℃。夏季郊区气温高于城区,冬季北郊气温最低、南郊最高;白天大气基本上为超绝热不稳定状态,夜间城区气温高于郊区。春、秋季,白天城区和郊区温差小、夜间大,且愈近地面温差愈大;春季城区与南郊温差可达2.4 ℃、秋季可达3 ℃。城区和郊区各季节各层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几乎不同步达到。夏季、秋季、冬季和春季最高气温分别约在17:00~18:10、16:00~17:20、14:30~15:50(北郊滞后1.5 h)、17:00~18:00(南郊提前1.5 h)出现,最低气温分别约在7:10~8:20、8:00~9:00、冬季为多个时段(这与出现逆温有关)、7:30~8:40出现。

  • 基于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干旱区绿洲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 —以市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9-05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科学合理地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是控制城市无序蔓延、减少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有效途径,也是目前我国空间规划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增长边界划定应依据区域不同资源环境本底条件和建设开发水平,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指标和方法,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出城市发展的实际和需求,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干旱区城市的发展受绿洲-荒漠生态系统影响作用显著,城市扩张过程中人地矛盾较为突出,城市增长边界划定必须体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本文以乌鲁木齐市为例,基于资源环境底线和城市发展潜力评价相叠加的研究思路,尝试探索干旱区绿洲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的可行方法,结果表明:① 限制性评价和适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划定干旱区绿洲城市增长边界;② 将绿洲区域作为土地潜力的评价单元,对于干旱区绿洲城市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更加合理和适用;③ 城市增长边界划分为刚性边界和阶段性边界可以指导城市土地的开发。

  • Impact of Urban Rail Transit on Business Districts Based on Time Distance: Urumqi Light Rail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分类: 交通运输工程 >> 道路工程 提交时间: 2019-03-31

    摘要: 基于超制图学的思想,建立模型将乘坐轻轨的时间距离换算成以米(m)为单位的空间距离。在此基础上,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图投影空间变换方法,用换算出的距离重新定义两地间距离,变形原地图形成时间距离地图。将时间距离空间化,利用技术手段,对时间距离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发现,轻轨对于城市形态的影响受到站点离所选取的中心点距离的影响,呈现离中心点越远变形越大;离中心点越近变形越小。轻轨对商业中心布局的影响基本呈现圈层分布。时间距离压缩了传统城市形态。随着乌鲁木齐地铁建设进程的推进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内部进一步压缩时间距离仍有很大余地,已有商业中心应进行升级。本研究为乌鲁木齐城市建设提供一种新的参考与思路。